亞馬遜河抗暖化 強化海洋「碳匯」
時報 更新日期:"2008/07/22 09:27" 【中國時報 閰紀宇法新社廿一日報導】

 一項最新的跨國研究顯示,南美洲第一大河亞馬遜河排入大西洋的營養物質,有助於大西洋形成可以儲存大量二氧化碳的「碳匯」(carbon sink)。研究計畫主持人、美國南加州大學教授卡朋表示,世界上其他主要河流應該也具有類似功能。

 這項研究由美國、希臘與英國的學者共同進行,論文刊登於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PNAS)。隨著亞馬遜河注入大西洋的營養物質中,最關鍵的是鐵與磷的化合物,它們會被「固氮生物」(diazotroph)攝食,固氮生物則會吸收空氣中的氮與二氧化碳,形成固態的有機物質,沉積海底。

 研究人員發現,流量位居全球第一的亞馬遜河,能夠將營養物質推送到距離出海口幾百公里的地方,影響大氣層中碳循環與氮循環的程度,超過學界先前的預估。

 學界一直在探討運用「施鐵肥法」(iron fertilization)強化海洋碳匯的可行性,最新這項研究可能有助於科學家尋找到最佳試行地點。

 「施鐵肥法」是將大量含鐵化合物(如硫酸鐵)倒入海水中,促進浮游植物大量繁殖,進行光合作用,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

 不過有學者擔心施鐵肥法會傷害海洋生物,製造其他溫室氣體。

 卡朋指出,如果是在水溫較低的高緯度海域使用施鐵肥法,海中上湧的水流可能會導致被吸收的二氧化碳再度釋出;然而在水溫較高的熱帶海域,比較不必擔心含碳固態物質浮上海面,施鐵肥法將可以發揮更大的效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wo2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