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議定書》二○一二年到期後…聯合國持續發布警訊
中時電子報 更新日期:2006/11/13 04:09 記者: 國際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十二次締約國大會暨《京都議定書》第二次締約國會議,目前正在非洲肯亞首都奈洛比舉行,討論全球暖化效應與溫室氣體排放的相關議題,並研擬《京都議定書》在二○一二年到期之後,如何賡續溫室氣體減量的重要工作。

在此同時,一項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委託進行的研究報告指出,二○○○年至二○○五年間由燃燒化石燃料導致的溫室氣體排放增加率高達三.二%,是一九九○年至二○○○年間的四倍,

顯示全球各國在溫室氣體減量方面的努力仍然不夠。長此以往,要將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維持在五五○ppm的安全範圍以下,將越發困難。

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努力不夠

近來學界持續針對溫室氣體可能造成的氣候變遷災難發布警訊,然而也有部分人士獨持異議,認為相關研究有扭曲事實、誇大後果之嫌。

英國保守派記者克里斯多佛.孟克頓上星期就在《周日電訊報》發表一篇長文「氣候災難?不要相信」,痛批聯合國旗下科學家的研究有嚴重缺失。

不過孟克頓此文一出,也立刻在網際網路的科學部落格上遭到圍剿,指出其中多處謬誤,相關論戰勢將方興未艾。

孟克頓的論點包括:聯合國科學家低估太陽對氣候變遷的影響,低估自然界本身的溫室效應,誇大廿世紀平均氣溫與海平面上升的幅度,無視於物理學基本定律,將人為的溫室效應幅度調升三倍。

孟克頓主要檢視對象是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小組」(IPCC)的歷年報告,以及英國財政部上個月針對氣候變化經濟影響層面的「史騰報告」,檢視其基本觀念、計算公式與所得數據,認為其中問題重重。

聯合國的報告指出地球上過去四次冰河時期的結束,都是由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上升所導致。但是孟克頓將相關圖表對照之後發現,相關時期的氣溫上升顯然都先於二氧化碳濃度上升,聯合國的說法不攻自破。

孟克頓提異議 論戰方興未艾

孟克頓並指訐聯合國科學家為了凸顯廿世紀氣溫上升幅度,因此在編製圖表時,以各種扭曲真相的手法,刻意忽略公元八百年至一千三百年間「中世紀暖期」的溫度上升。其實廿世紀並不是一千年來氣溫最高的世紀,「中世紀暖期」的氣溫比現在還高攝氏三度。

聯合國科學家在計算各種氣候「驅力」(forcing)時,刻意降低太陽所佔比例。從歷史資料來看,每逢太陽黑子活動最旺盛、本身溫度升高的「太陽極大期」,地球的氣候也會隨之變暖。過去半個世紀太陽溫度之高,是一萬一千四百年來之最,對地球氣候變化影響之大,不言可喻。

孟克頓也指出,聯合國科學家計算廿世紀氣溫度和預測未來幾十年氣溫上升時,都涉嫌將相關數據灌水,以盡可能求得最大計算值或預測值;對海水溫度變化的預測也有嚴重錯誤。

孟克頓認為這些科學家刻意製造「全球暖化恐慌」,而環保人士鼓吹的因應之道只會使更多地區民不聊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wo2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