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時鐘大亂 蝙蝠輾轉難冬眠
中時電子報 更新日期:2006/12/02 04:09 記者: 黃筱珮/台北報導

氣候暖化,動植物首當其衝!專家表示,地球溫度每十年上升攝氏○.五至一度,持續暖化的結果,已對部分植物和動物造成影響。若情況再惡化下去,國內特有的高山植物,更可能面臨滅絕危機;而一些會冬眠的動物如蝙幅,更可能無所適從,睡也不是、醒也不是。

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兼任教授黃生表示,氣候暖化已對國內植物造成影響。原分布在海拔七百公尺,廣布在陽明山一帶,這幾年的監測發現,由於氣溫上升,包籜矢竹已受不了熱而「往上跑」,生長區域向上移動了五至十公尺,原本生長的空間被芒草占據了。

黃生說,這種現象很令人憂心,台灣的高山植物約有五、六百種,其中六成是特有種,相當稀有珍貴,全球氣候暖化的結果,它們被迫往更高的棲地退後,尋找更冷的地方生長,但台灣最高峰不過三千九百五十公尺,它們有多少地方可逃?若政府沒有採取因應措施,高山植物將有滅種危機。

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植物組組長賴國祥指出,氣候暖化使物候周期被打亂,以杜鵑花來說,通常是春天才開花,但暖冬的影響,今年有些杜鵑在冬天提早開花,若是突然又有寒流來襲,花被凍傷影響結子,來年的生長就受到影響。

而生命與植物息息相關的動物,自然也吃不消。特生中心動物組組長鄭錫奇表示,雜食性的台灣黑熊通常在秋天大吃特吃,屯積脂肪以因應寒冬來襲,其中主要的食物來源是青剛櫟(一種木本植物)的果實,氣溫上升的結果,青剛櫟延後開花結果的時程,台灣黑熊沒得吃,只能再找其它食物。

原本要冬眠的蝙蝠,則面對醒也不是、睡也不是的窘況。鄭錫奇說,每種生物都有生物時鐘,蝙幅經過演化的結果,每年至少冬眠三個月,不過近年來的冬天氣候不穩定,有時冷個幾天,又熱好幾天,甚至整個冬天都不冷,對於習慣冬眠的蝙蝠來說相當難受。

昆蟲類的生物,活動時間也受影響。以蝴蝶來說,牠們活動較旺盛的時期應為春、夏季,受到暖冬影響,很多民眾近來仍可看到蝴蝶在公園飛來飛去,一點都不像冬天的景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wo2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