潔淨能源美譽被推翻了 發電排放CO2量 水力不輸火力
中時電子報 更新日期:2006/12/08 04:09 記者: 李宗祐/台北報導
水力發電是潔淨能源?中山大學海洋地質及化學研究所教授陳鎮東領軍的跨國研究團隊,最近三年在東南亞採集超過五十條河川及水庫水樣,發現其釋放大量二氧化碳、甲烷及氧化亞氮等溫室氣體,對全球暖化產生推波助瀾作用。
陳鎮東強調,該研究發現,大家過去認為水力發電是不會排放二氧化碳的潔淨能源,完全是錯誤觀念。中國大陸在湄公河上游瀾滄江建築巨壩,並計畫建造許多壩高達三八○公尺的大壩,不但對下游泰國、寮國、柬埔寨、越南及南海造成生態衝擊,也使全球暖化問題更惡化。中山大學及中央大學等校組成研究團隊,在國科會支持下,透過東南亞區域全球變遷研究委員會(SARCS),與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和泰國等國學者合作進行東南亞區域碳循環及水循環輸送研究。
陳鎮東指出,水是傳輸二氧化碳的管道之一,過去量測分析河川釋放二氧化碳的技術不成熟,科學界一直未正視透過河川輸送、釋放二氧化碳對全球暖化的影響。SARCS研究團隊是全球首先針對東南亞地區河川、湖泊及水庫等提出相關詳細報告。
河水滯留易釋出溫室氣體
陳鎮東解釋,河水若滯留在湖泊或水庫中,其中的有機質很容易因缺氧而分解成二氧化碳、甲烷及氧化亞氮等溫室效應氣體。當水裡的溫室氣體分壓超過大氣中溫室氣體分壓時,溫室氣體就釋放到空氣中。
甲烷吸收陽光熱量的能力是二氧化碳的廿一倍,即湖泊或水庫釋放一噸甲烷,等於釋放廿一噸二氧化碳;氧化亞氮為二百倍,因此水庫和湖泊釋放的溫室氣體對地球暖化衝擊更大。水庫排放的二氧化碳也可能超過利用水力發電取代火力發電所減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氧化亞氮暖化為CO2二百倍
研究團隊還發現,與溫、寒帶地區相比,東南亞五十餘條河川及水庫有機質含量高,因此釋放更大量溫室效應氣體到空氣中。以翡翠水庫為例,二氧化碳含量高達八千ppm,是空氣正常值的二百倍;大陸珠江流域湖水也超過二千ppm,是空氣正常值的七倍。珠江口和湄公河口也釋放二氧化碳到大氣中,使溫室效應惡化。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