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署7月起啟動細懸浮微粒(PM2.5)空氣品質預報,提升空氣品質敏感族群預警機制
中央社 更新日期:2007/06/23 17:48

(中央社公關稿平台20070623 10:40:56)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新聞資料

環保署7月起啟動細懸浮微粒(PM2.5)空氣品質預報,提升空氣品質敏感族群預警機制

環保署為進一步維護對空氣污染物特別敏感族群的身體健康,於94年8月完成增設76個細懸浮微粒(PM2.5)空氣品質自動監測儀器,即時監測空氣中細懸浮微粒濃度,同時亦著手研議如何納入現行空氣污染指標(PSI),經過多次邀集相關專家學者討論研商後,參考世界衛生組織 (WHO)空氣品質指引(Global Air Quality Guideline),及美國空氣品質指標(AQI)研訂經驗,在不改變現行PSI預報系統下,增列PM2.5 24小時及臭氧8小時監測預警值,近期內調整現有空氣品質預報系統,以提升敏感族群預警機制。

環保署表示,PM2.5因為粒子粒徑較PM10更微小,約為人體頭髮直徑的1/28,因此對人體健康影響更為顯著,尤其是對老人、小孩或易過敏性體質等民眾更具有高度的健康風險。雖然目前國際間僅美國將PM2.5納為空氣品質指標,然環保署本於維護民眾健康,已陸續於各空氣品質監測站建置加入PM2.5自動監測儀器,以逐步掌握國內PM2.5污染情形,提供作為研擬檢討強化現有空氣污染管制措施之參考資料。

依據世界衛生組織(WHO) 於2006年10月發表之全球空氣品質指引(Global Air Quality Guidelines),各國可考量本身社會、經濟、環境等相關背景,分階段訂定PM2.5空氣品質標準,以PM2.5 24小時平均值為例,該指引建議四個等級,分成75、50、37.5及25μg/m3階段目標。環保署召開數次專家研商會議,於參酌WHO報告與近一年監測資料後,現行PSI預報系統在不變條件下,增列PM2.5 監測預警級,並以WHO建議範圍內之65μg/m3作為啟動預警之限值,臭氧O3-8h 80ppb為預警值,並於1年後持續檢討,逐步調整加嚴。

環保署指出,當達PM2.5空氣品質預警值以上時,對於敏感體質之民眾可能增加呼吸症狀,對於心肺病患及老人,則有心肺疾病惡化之危害。因此,屆時當環保署預報PM2.5超過空氣品質預警值時,建議特定敏感族群、心肺病患及老人儘量避免外出。

環保署表示,為降低污染排放量及改善空氣品質,該署已擬定整套減量對策,包括持續推動高高屏、雲嘉南及中部等重點空品區管制計畫、環境與交通運輸管理推動計畫、加嚴揮發性有機物(VOC)空氣污染物管制、河床揚塵改善及空品淨化區執行計畫、細懸浮微粒(PM2.5)改善對策等重點工作,以進一步有效改善空氣品質。

提供單位:空保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wo2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