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全球暖化暨台灣的糧食危機專題講座」 呼籲大家重視地球暖化之嚴重性
大台灣 更新日期:2008/04/29 15:00 朱宏瑜

【大台灣旅遊網TTNews記者朱宏瑜】

  慈濟基金會響應世界地球日推出系列活動,於2008年4月26日下午,於花蓮靜思堂舉辦了「全球暖化&台灣的糧食危機專題講座」,會中特別邀請了中研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主任劉紹臣、台灣大學農藝學系盧虎生教授及慈濟基金會宗教處主任謝景貴三位專家,依各自領域與專長為與會朋友們講解地球暖化現象以及影響性,並提出建言。

  現場由紀錄片導演蕭菊貞擔任主持人,帶動現場民眾針對全球暖化、溫室效應對於人類生活型態的影響,以及台灣當前所面臨的糧食危機,互相腦力激盪。

  全球暖化造成氣候的劇烈變遷,極端氣候考驗正一步步逼近人類。中研院環境變遷中心主任劉紹臣主任帶來最新的研究資料與眾人分享,包括全球暖化下造成全球氣候異常、溫度上升等議題資訊外,他表示:「根據聯合國氣候變遷問題小組(IPCC)的資料顯示,二十一世界氣候的變化,最嚴重的情況下,全球人口將有五分之一受到洪水影響,還有高達三十億人口會面臨缺水的問題,對生態的影響是非常嚴重。」

  人類的糧食問題也因全球暖化埋下了不可忽視的危機,人與氣候、農作物的共生關係,正面臨著嚴重考驗。台大農藝學系盧虎生教授分享,世界糧食因近年來全球暖化議題受到重視。糧食生產的產量狀況,隨著氣候的異常也逐漸改變了,他並提出中國歷史糧食供應描述,指出:「若未來地球中高緯度雨水量增加、低緯度旱災況情持續嚴重下去,糧食供應過去是『南糧北運』,未來的趨勢將變成『北糧南運』的情形。」

  全球暖化已經威脅到人類居住的空間與生活環境,越來越強與越來越多的災難如巨獸般襲捲而來,《經濟學人雜誌》最新雜誌封面也提出「沉默的海嘯」的比喻。長期投入慈濟慈善工作的慈濟基金會宗教處謝景貴主任沈重地表示,慈濟從今年年初到至今,接獲了很多國家因為氣候異常變遷當地受災難需要慈濟協助的訊息。

  根據2007年12月英國經濟學人雜誌報導,糧價穩定的年代已經結束了,糧食會越來越貴,到2015年全球糧食庫存將耗盡。且美國農務部也曾分析,今年夏季全世界糧食存庫率將只剩14.6%,是1960年有統計以來的最低值,糧食危機、一觸即發。

  觀看台灣,今年年初,在連續幾波寒流侵襲下,台灣農業水稻的生長受到凍傷,令人擔憂能否抵擋夏日高溫的襲擊。台大農藝學系盧虎生教授在學校一間可調控溫濕度的人工氣候室裡,模擬未來的氣候對台灣稻米的影響。盧虎生表示,環境變遷是一個無可避免的趨勢的情形下,糧食生產是越來越顯得珍貴,我們更需要去珍惜糧食生產的不易,對糧食需要有一個更敬畏、更尊重的心情。

  因應地球暖化危機,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IPCC)歷經6年,動員2500位頂尖科學家投入研究,證實氣候變暖90%由人類造成。今年一月,該小組(IPCC)主席帕喬里提出懇切的呼籲:「不肉食、騎腳踏車、簡約消費」。

  慈濟基金會並將慈濟志工近年來力行減碳的經驗整理後,也結合了IPCC的呼籲,在2008年世界地球日前夕提出了「疼惜大地,力行減碳333」,亦即在生活中力行九種生活方式,即是「素食、選擇低碳里程食物、不浪費食物」、「多騎單車(多搭乘大眾交通工具)、省水省電、惜紙」、「不追求流行、延續物命、不使用一次性商品」等生活態度,就能為地球善盡一份公民的責任。

  這九種生活方式,只要有願,轉個念,其實並不難。今日專題講座也再次提出分享,現場觀眾無不熱情響應,也提出各項問題請教。

  為了普及地球暖化的危機意識,帶動民眾力行減碳,慈濟基金會強調,唯有改變生活的方式,才是抗暖化最好的妙方。讓人人用實際的行動,守護地球媽媽。

(圖.文慈濟基金會 提供)

TTNews「慈濟新聞網」:http://tzuchi.travel-web.com.tw/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wo2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