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國氣候調適代價 每年達1000億美元
環境資訊中心 更新日期:"2009/10/05 15:01" 莫聞編譯;陳瑞賓審校

要幫助發展中國家針對氣候變遷進行調適(adaptation),全世界必須付出的經濟代價約在每年750至1000億美元之間。

這份數據來自世界銀行1日發布的《氣候變遷調適經濟學》報告,這是由荷蘭、瑞士與英國政府所贊助、目前為止針對氣候變遷調適議題分析最為深入的經濟學報告。報告發表的場合,正是聯合國在曼谷展開的2012年後溫室氣體減量談判會議。

這份報告也首度針對調適代價提出了可行的定義,詳細說明調適的具體內容、發展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必要的政策調整方向。

該報告指出,假定一國面對氣候變遷的脆弱程度隨著經濟成長而遞減,那麼調適的佔GDP(國內生產毛額)的百分比將逐漸減少。世銀環境部主任伊凡(Warren Evans)表示,「經濟成長是最有力的調適類型,然而,不能再是往常的經濟成長模式。儘管調適能減輕氣候變遷的衝擊,卻仍未針對問題的原因,要少災害風險,減緩氣候變遷仍是無可替代的方案。」

該報告用新的方法來評估調適代價,比較「發生氣候變遷的世界」與「未發生氣候變遷的世界」兩種情境。兩個世界的差異,即表示調適所必須實施的行動,實施這些額外行動所負擔的代價,即代表調適的代價。

整份報告中很重要的一部份是,針對兩種氣候變化情境──潮濕或乾旱,評估了主要經濟部門所必須付出的代價。

在乾旱情境下,每年代價是750億美元,潮濕情境下,則高達1000億美元。除了南亞以外的其他地區,乾旱情境的調適代價均比潮濕情境為低。

調適代價最高的地區則分別是東亞-太平洋地區、拉丁美洲暨加勒比海國家、以及非洲撒哈拉以南。

荷蘭發展合作部長昆德斯(Bert Koenders)表示,「世銀報告清楚顯示,針對調適採取行動,可替未來省下經費並減少不可接受的風險。由富裕國家的GDP來看,國際社群仍能承受調適的代價,但這代價對貧窮國家來說可是天價……要幫助貧窮國家更能因應氣候變遷,減緩暖化、調適與發展合作是必須的。特別是國際財務援助要重新調整並擴大,以免危及『千禧年發展目標』(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wo2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