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學者研究/每年放流千萬尾魚苗 效果有限
自由 更新日期:"2011/02/21 04:11"

〔自由時報記者鍾麗華/台北報導〕漁業署每年放流上千萬尾的魚苗,希望資源增殖,但學者從分子標記研究發現,放流效果恐有限,因為海洋有自然復育能力,如果貿然放流,恐將養殖與野生魚種雜交,衝擊生態環境,呼籲政府應重新檢討放流政策。

海洋大學水產養殖系教授郭金泉說,二○○八年二月澎湖發生近三十年罕見的寒害,屬於珊瑚礁魚類的象魚受創嚴重,同年十月數量卻暴增,由於象魚並非放流物種,引起他的好奇。

於是郭金泉在澎湖、基隆、台東等地採集五個族群一百五十個象魚樣本,結果發現,這三地的象魚沒有遺傳分化,而是關聯族群。換句話說,澎湖的象魚遇到寒害,海流會從其他海域補充,他以此推估其他魚種也是如此。研究結果已刊登在去年底出刊的「台灣博物館學刊」。

郭金泉指出,澎湖寒害發生時,有學者預估,至少需要三十年才會回復,但沒想到當年海菜、紫菜大豐收,沙蝦也增加,刺冠海膽數量異常多,刺河豚、石斑、象魚、沙蟹等數量也暴增。

郭金泉強調,大自然承載量是固定的,資源有循環週期,但政府每遇寒害損失就放流魚苗,成效如何不得而知,卻造成養殖魚種與野生雜交,不但在環境中競合,也造成基因同質化,一旦出現疫病,恐全遭殃。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執行長朱增宏也認為,漁業資源復育,不能靠放流,最重要是棲地保護,防止工業污染破壞。

台灣大學生命科學系副教授李英周指出,他曾在通霄漁港進行放流研究,一年後捕獲率約二成二。魚苗死亡率很高,如人類先飼養,讓初期存活率增加再放流出去,小魚不僅能順利長大,也能繁衍下一代,不過,每個海域都有承載量,放太多也沒用。雖然他支持放流,但漁業署不能只管放流,不管放流後的追蹤評估與生態問題。

漁業署每年編列二、三千萬元放流魚苗,以鯛類、鱸類、午仔魚等最多,每年約放流千萬尾,尚不包括地方政府自行放流。漁業署組長王正芳表示,漁業署會從漁民漁獲中放流魚種捕獲量是否增加來評估效益,也會針對專家建議的魚種、地點放流,避免生態衝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wo217 的頭像
    two217

    全球暖化勢不可擋 人類自食惡果

    two2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