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韓氣體減量占全球1/2 工業局積極輔導產業自願性減量
東森新聞報 更新日期:2007/01/23 16:23 記者:記者曹逸雯/台北報導

京都議定書生效後,中國大陸及南韓發展的溫室氣體減量計畫已占全球已登錄的一半,未來必將減緩其減量壓力與成本,並將對我國產業競爭力造成不利影響,經濟部工業局也將積極輔導鋼鐵、石化、水泥、造紙、人纖、棉布印染等6大產業進行自願性節約能源與二氧化碳排放減量外。

規範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京都議定書在2005年2月16日生效後,世界各國均採取一些必要因應措施,如推動產業執行自願性減量、推廣潔淨與再生能源、發展清潔機制(CDM)與排放交易機制及推動國際減量合作協定等方式來加以因應。

工業局表示,台灣雖然不是「京都議定書」的締約簽署國,尚無立即溫室氣體國際減量壓力,但環視鄰近競爭國家,如南韓、印度、中國大陸等,正藉由京都減量機制獲取更多新技術與資金協助其減量。

根據UNFCCC網站所公布的資料顯示,CDM計畫完成登錄件數已達480件,其中在中國大陸及南韓發展的減量計畫(多為處理高溫室潛勢氣體N2O及 HFC,或是大型水力與風力發電),其溫室氣體減量已達57,475,234公噸CO2當量,約占全球已登錄之CDM減量的51.7%,工業局指出,在可預見的未來必將減緩中、韓國內或國際上的減量壓力與成本,且反應至國際市場競爭力的維持,這項發展趨勢將對我國產業競爭力造成不利影響。

有鑑於此,工業局除積極輔導鋼鐵、石化、水泥、造紙、人纖、棉布印染等6大產業進行自願性節約能源與二氧化碳排放減量外,後續仍將協助國內半導體相關產業執行全氟碳化物(PFCs)自願減量活動,特別針對PFCs破壞進行努力,並擬透過第三者查證其減量成果,留下相關紀錄。

另外,目前6大產業自願性節約能源與二氧化碳排放減量活動,在全國工業總會及各公會全力協助下,均已順利展開,同時,也將藉由績優廠商選拔表揚、海報競賽、成果發表等活動,宣導推廣各產業的減量成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wo2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