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血色海灣:非法鯨肉貿易的證據
環境資訊中心 更新日期:"2010/04/20 12:26" 段譽豪 編譯
日本的科學性捕鯨計畫一直備受爭議,一個由科學家、環保主義者以及記錄片製片人所組成的國際研究小組,在加州洛杉磯以及韓國首爾等地的壽司店,揭發了一項與此有關的鯨魚肉非法貿易。
經過遺傳分析後證實,奧斯卡獲獎紀錄片《血色海灣》(譯者按:台灣將於5月7日上映)電影製片人2009年10月在洛杉磯壽司店所購得的生魚片,來自瀕臨滅絕的塞鯨。
塞鯨(Balaenoptera borealis)以及其產製品是華盛頓公約(CITES)中,禁止國際貿易的物種,塞鯨同時也是IUCN紅皮書中生存受威脅的瀕危(EN)物種。
美國奧勒岡州立大學的科學家進行了DNA分析後說,在這間名叫駝峰(The Hump)的餐廳所供應的鯨肉,很有可能來自日本的「科學捕鯨計畫」。
「自從1986年國際暫停商業捕鯨之後,除了日本,沒有其他已知的塞鯨供應來源。」執行DNA分析的奧勒岡州立大學海洋哺乳動物研究所副所所長貝克 (Scott Baker)說。「這突顯了鯨肉產品非法國際貿易的現實問題。」
最初發現這樁非法貿易的是紀錄片《血色海灣》導演賽侯尤斯(Louie Psihoyos)與副導演漢布爾頓(Charles Hambleton),他們在駝峰餐廳內秘密拍攝所其供應的鯨魚肉。
貝克表示,取自駝峰的樣本無法確認是來自單一鯨魚個體,因為日本政府並沒有公佈科學捕鯨樣本的遺傳資料。
貝克與10名共同作者,包括《血色海灣》製作人,在他們發表的論文中要求日本,公佈科學捕鯨以及鯨魚混獲所取得的DNA紀錄。所謂的「混獲」指的是漁船非刻意捕捉到非目標漁獲的情形。
「過去幾年以來,我們利用遺傳學作為工具,來監測全世界鯨魚族群的能力,已有顯著的提升。」貝克說,「但除非我們能取得包括日本科學捕鯨的所有數據,我們無法提供資源管理者最佳的科學依據。」
壽司是由鯨魚生魚片所製成的。由貝克與奧勒岡州立大學的史提爾(Debbie Steel)所進行的遺傳學檢測中發現,有4個樣本來自南極小鬚鯨,4個樣本來自塞鯨,3個樣本來自北太平洋小鬚鯨,1個來自長鬚鯨,1個來自花紋海豚。
長鬚鯨(Balaenoptera physalus)以及其產製品的國際貿易目前也受到華盛頓公約所禁止,並且名列於IUCN紅皮書中受威脅的瀕危 (EN)物種。
其他的鯨魚與花紋海豚目前則未受保護。
在首爾餐廳所購買的長鬚鯨肉與貝克同事舟橋直子(Naoko Funahashi)2007年在日本市場所取得的鯨肉,經過DNA特徵比對後證明,非常有可能來自同一隻鯨魚。
「由於國際暫停捕鯨,所以我們假定不會有鯨魚產品的國際貿易,」貝克說。「而當同一隻鯨魚的製品分別在2007的日本與2009年的韓國銷售時,表示仍然存在有違法的國際貿易問題。」
「同樣的,南極小鬚鯨並沒有在韓國水域中發現,卻是經由日本在南極的爭議性科學捕鯨所捕獲,它怎麼會出現在首爾的餐館?」他問道。
貝克在全世界市場鯨魚產品原產地方面的研究已經享譽國際,他與賽侯尤斯和漢布爾頓合作,在《血色海灣》一片中,描述了海豚肉受到高濃度汞所污染的研究。
他們的報告以蘇聯在20世紀中,超過10萬隻未登錄的捕殺紀錄做為開頭,作者們描述了長久以來偽造的鯨魚捕撈紀錄。他們說,這非法、未通報與不受管制的捕鯨行為,「在今天仍以混獲和科學捕鯨之名持續進行著。」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