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環保成績單 政府企業應帶頭反省
中央社 更新日期:"2010/04/18 09:53"

地球日Go Green專題報導(2)(中央社記者陳舜協台北18日電)地球暖化,地球日40周年也成了省思環保作為的大日子。對照台塑仁武廠案、全民認股保護白海豚等事件,環團認為政府應宣示環保政策、企業宣示社會責任,才不負地球日精神。

1970年4月22日,美國環保人士蓋洛.尼爾森(Gaylrod Nelson)及丹尼斯.海斯(Danes Hess)居間串連,帶領2000萬名美國人走上街頭,向美國政府要求「健康且可持續的環境」,這是地球日濫觴,也是世界第1次大規模、有組織的環境運動。

美國當年沒有任何工廠生產、排放管制標準,資本家大肆生產,任由濃煙、有毒廢水及金屬污泥排放、棄置,毒害環境及生態,一般民眾甚至還誤以為「有工廠濃煙代表進步」。

關心環境的美國環保人士,自1970後,每年4月22日舉辦地球日活動,就各自關心議題,如工廠污染、高速公路開發、生態危害等,發揮創意向政府部門施壓,促成美國成立環境保護署,並通過各項環保法令。

環境資訊協會表示,台灣首次大規模參與世界地球日是在2002年,今年已是第 9個年頭,每年雖然都有不同參與主題,但「草根參與、促成改變」一直是基本精神。    

今年世界地球日主題延續去年「綠色世代(GreenGeneration)」主題,副主題為「綠行動」(Go Green),強調再生能源、綠色經濟、綠色消費,全民共同行動,鼓勵民眾認養地球。

台灣各環保團體推出各項環保活動,各級政府也不落人後,甚至企業也推出帶購物袋、餐具用餐優惠,甚至備受環保人士批評的瓶裝水業者,也推出號稱愛地球的廣告。

各界熱烈參與地球日活動,但有環保人士認為台灣的地球日徒具形式,缺乏反省,淪為年度節慶,「政府部門與大部分企業並沒有因此改變」。

被政府多次列為優先推動法案的「溫室氣體減量法」草案,不但還躺在立法院,甚至還被環保團體公開表示反對。台北大學城鄉環境系副教授廖本全說,「溫減法不明訂減量基準,甚至許多高污染、高耗能產業被租稅獎勵」、「雖然口號喊得很響亮,但我感受不到政府的決心」。

地球公民協會執行長李根政表示,從最近的台塑仁武廠土地污染事件,到環保團體發動全民認股買地保護台灣白海豚事件,台塑仁武廠至今未停工、環保團體想買的土地正是政府大力推動的國光石化園區計畫,甚至法院終判中科3期環評無效,環保署卻不重做環評,「政府與企業參與地球日活動,讓我覺得很反諷」。

地球日源起於公民要求政府改變的環保行動,每年1天的地球日活動,不會因此減緩地球暖化、氣候變遷;政府若能以法令、政策改變高耗能、高耗水的產業結構,企業能多考慮對公民、環境、勞工的社會責任,才有機會真正改變。99041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wo217 的頭像
    two217

    全球暖化勢不可擋 人類自食惡果

    two2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