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關心氣候變遷全球暖化 慈濟探討宗教與環境科學結合
中廣 更新日期:"2010/12/30 09:05"
「關心氣候變遷全球暖化 慈濟探討宗教與環境科學結合」(李書璇報導)
關心氣候變遷以及全球暖化帶來的效應,慈濟日前帶頭舉行環境與宗教研討會,集合知名的宗教與環境科學專家,希望把環境科學和宗教結合,改善全球環境;請到包括環保署長沈世宏,牛津大學宗教人類學者彼德克拉克(Peter Clarke),還有來自牛津大學、北京大學、人民大學、慈濟大學的宗教學者與環保志工等等,一起探討清淨地球的重要性;中研院地球發展研究所學者汪中和表示,台灣目前存在最嚴重的問題就是超抽地下水造成地層下陷以及海平面上升,其中超抽地下水的狀況如果再不改善,甚至會影響到高鐵的行駛安全;且需在五年的時間內積極努力,才來得及。
環保署長沈世宏則表示,人類智慧功利讓地球空前的改變,極端的氣候帶來極端災難,人類再不自我控制,地球終將毀滅。他提出目前地球面臨三大問題:一是地球的暖化與氣候的變遷,二是資源的耗竭,三是貧窮與災難。他除了感謝慈濟志工以宗教情懷來努力拯救空前災難,也強調環保署研擬出改善目標,包括節能減碳、節約能源及水資源、資源自我節制、還有以宗教力量影響人心的自我控制。他表示其中人心要靠宗教的力量,每個人都要去做,自我節制與地球共生息,才能讓地球自然循環維持正常。
而彼得.克拉克同樣認同宗教和環保結合的重要性,他提及一位美國無神論科學家曾說過:「宗教與科學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兩種力量,宗教與科學必須結合來拯救地球。」他說當今氣候變遷,拯救地球已是刻不容緩,宗教之間必須相互合作,可以有更積極的作為,而藉著他們可以影響廣大群眾的力量,彼此分享科學、技術與應變的對策,也唯有大家都能改變態度與行為,才會真正有效解決問題。
慈濟也強調,環境保護不是一個觀念,而是一種生活的方式,而由"心靈環保影響行為環保",相當重要。已經力行環保志工十三年的謝秀連,表示自己從社區推廣環保點到進入慈濟內湖環保站,落實環保不但對地球有幫助,對她的人生也起了很大的變化,讓她從原本的憂鬱症到迎向陽光,她強調這就是證嚴法師所說"用心靈環保去改變行為",而現在志工們也希望推動環保精質化,呼籲民眾在資源回收前,舉手之勞把寶特瓶罐等先洗乾淨再拿去回收,另外也希望大家一起進行"一日五善",就是改用環保碗筷杯,搭乘大眾交通工具,吃素,以及省水和省電,如此一來每人每天可以減少1.53公斤的碳排放量,對於改善全球暖化將有很大的幫助。
慈濟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院長許木柱也收集四十位環保志工的資料加以分析,另外透過北、中、南區總共六十到八十位的環保志工深度訪談;他表示很多志工因為做環保後,在身體與心裡狀態都有很正面的發展與效果。環保志工也表示,透過落實環保和推動環保教育,已經讓越來越多的民眾了解環保對我們的切身影響。
率先推動資源回收再利用的概念,慈濟響應證嚴法師呼籲的:"用鼓掌的雙手做環保",除了實際參與並推廣資源回收、垃圾分類,更成立工廠,把回收後的寶特瓶透過拆解,壓製成瓶片,過濾造成再生聚酯粒,接著抽紗和織布,再製成各種環保織品;志工表示,這些用寶特瓶作的環保再製織品,可以作成為圍巾,背心,嬰兒包巾,毛毯,購物袋,毛帽...等各項織品,而且為了不產生污染,不會有染色的過程,也把資源有效再利用。
透過論壇以及中外學者的交流,慈濟表示希望這次的共識,能集結起來傳達給IPCC聯合國際氣候變遷小組、哥本哈根氣候變遷高峰會議、墨西哥坎昆氣候變遷會議,以中文、英文、日文、西班牙文流傳,希望這樣的聲音,能廣泛被世界關心環境的學者和大眾所聽見,一起身體力行救地球。
中廣 更新日期:"2010/12/30 09:05"
「關心氣候變遷全球暖化 慈濟探討宗教與環境科學結合」(李書璇報導)
關心氣候變遷以及全球暖化帶來的效應,慈濟日前帶頭舉行環境與宗教研討會,集合知名的宗教與環境科學專家,希望把環境科學和宗教結合,改善全球環境;請到包括環保署長沈世宏,牛津大學宗教人類學者彼德克拉克(Peter Clarke),還有來自牛津大學、北京大學、人民大學、慈濟大學的宗教學者與環保志工等等,一起探討清淨地球的重要性;中研院地球發展研究所學者汪中和表示,台灣目前存在最嚴重的問題就是超抽地下水造成地層下陷以及海平面上升,其中超抽地下水的狀況如果再不改善,甚至會影響到高鐵的行駛安全;且需在五年的時間內積極努力,才來得及。
環保署長沈世宏則表示,人類智慧功利讓地球空前的改變,極端的氣候帶來極端災難,人類再不自我控制,地球終將毀滅。他提出目前地球面臨三大問題:一是地球的暖化與氣候的變遷,二是資源的耗竭,三是貧窮與災難。他除了感謝慈濟志工以宗教情懷來努力拯救空前災難,也強調環保署研擬出改善目標,包括節能減碳、節約能源及水資源、資源自我節制、還有以宗教力量影響人心的自我控制。他表示其中人心要靠宗教的力量,每個人都要去做,自我節制與地球共生息,才能讓地球自然循環維持正常。
而彼得.克拉克同樣認同宗教和環保結合的重要性,他提及一位美國無神論科學家曾說過:「宗教與科學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兩種力量,宗教與科學必須結合來拯救地球。」他說當今氣候變遷,拯救地球已是刻不容緩,宗教之間必須相互合作,可以有更積極的作為,而藉著他們可以影響廣大群眾的力量,彼此分享科學、技術與應變的對策,也唯有大家都能改變態度與行為,才會真正有效解決問題。
慈濟也強調,環境保護不是一個觀念,而是一種生活的方式,而由"心靈環保影響行為環保",相當重要。已經力行環保志工十三年的謝秀連,表示自己從社區推廣環保點到進入慈濟內湖環保站,落實環保不但對地球有幫助,對她的人生也起了很大的變化,讓她從原本的憂鬱症到迎向陽光,她強調這就是證嚴法師所說"用心靈環保去改變行為",而現在志工們也希望推動環保精質化,呼籲民眾在資源回收前,舉手之勞把寶特瓶罐等先洗乾淨再拿去回收,另外也希望大家一起進行"一日五善",就是改用環保碗筷杯,搭乘大眾交通工具,吃素,以及省水和省電,如此一來每人每天可以減少1.53公斤的碳排放量,對於改善全球暖化將有很大的幫助。
慈濟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院長許木柱也收集四十位環保志工的資料加以分析,另外透過北、中、南區總共六十到八十位的環保志工深度訪談;他表示很多志工因為做環保後,在身體與心裡狀態都有很正面的發展與效果。環保志工也表示,透過落實環保和推動環保教育,已經讓越來越多的民眾了解環保對我們的切身影響。
率先推動資源回收再利用的概念,慈濟響應證嚴法師呼籲的:"用鼓掌的雙手做環保",除了實際參與並推廣資源回收、垃圾分類,更成立工廠,把回收後的寶特瓶透過拆解,壓製成瓶片,過濾造成再生聚酯粒,接著抽紗和織布,再製成各種環保織品;志工表示,這些用寶特瓶作的環保再製織品,可以作成為圍巾,背心,嬰兒包巾,毛毯,購物袋,毛帽...等各項織品,而且為了不產生污染,不會有染色的過程,也把資源有效再利用。
透過論壇以及中外學者的交流,慈濟表示希望這次的共識,能集結起來傳達給IPCC聯合國際氣候變遷小組、哥本哈根氣候變遷高峰會議、墨西哥坎昆氣候變遷會議,以中文、英文、日文、西班牙文流傳,希望這樣的聲音,能廣泛被世界關心環境的學者和大眾所聽見,一起身體力行救地球。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