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1全球保育名錄:紅豆杉瀕危、黑犀牛絕種
作者: 莫聞 | 環境資訊中心 – 2011年11月14日 下午12:13
兩種箭毒蛙受威脅 台灣寵物市場還在賣 摘譯自2011年11月10日ENS瑞士,格蘭報導;段譽豪編譯;蔡麗伶審校
世界自然保育聯盟(IUCN)10日發表了最新版本的瀕危物種紅皮書(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並表示雖然保育工作已做出努力,但是全世界仍有四分之一的哺乳動物正處在滅絕風險之下。根據這份清單,一個犀牛類的亞種已經滅絕,而其他的亞種則在滅絕的邊緣搖搖欲墜。
植物也正在逐漸消失。西喜馬拉雅紅豆杉(Taxus contorta)是用來生產化療藥物的,由於為了藥用、燃料以及飼料等用途過度開採,而被由易危(VU)重新分類到瀕危(EN)。IUCN表示,下降仍在持續中而且許多地區是無法復原的。
「此次更新提供了全球物種正反兩面的消息,」IUCN全球物種計畫主任珍‧斯麥特(Jane Smart)說,「如果時間允許,我們有足夠的知識進行保育工作,但沒有結合了資源與努力的目標下強力的政治意識,自然的奇觀以及所提供的一切將永遠喪失。」
重新評估了幾個犀牛物種後顯示,西非的西部黑犀牛(Diceros bicornis longipes)已正式宣告滅絕。這種犀牛曾經遍佈非洲大草原中西部,現在已被盜獵者所滅絕。
白犀牛一個位於中非的亞種「北方白犀牛」(Ceratotherium simum cottoni)正在滅絕的邊緣搖搖欲墜,目前被列為野外滅絕(EW)。
IUCN 物種存續委員會主席賽門‧史都華(Simon Stuart)說,「以西方黑犀牛與北方白犀牛來說,如果建議的保育措施有實行,結果會非常不同。現在必須加強這些措施,特別是棲地管理,以提高繁殖率,以免其他的犀牛也一一滅絕。」
爪哇犀牛(Rhinoceros sondaicus)則正為生存背水一戰,其中一個亞種 Rhinoceros sondaicus annasmiticus 的最後一隻個體可能已於2010年在越南死在盜獵者的槍下。
爪哇犀牛尚未滅絕,但是已經縮小成印尼爪哇島上的一個單一族群。犀牛棲地保育工作缺乏政治上信念與支持、國際組織犯罪集團鎖定犀牛為目標,以及對犀牛角的非法需求是犀牛目前面臨的主要威脅。
普氏野馬(Equus ferus)則是另一個成功的例子,其狀態由極危(CR)調整成瀕危(EN)。牠原本在1996年被列入野外滅絕(EW),但圈養計畫以及成功的野放計畫使其目前族群量估計超過300頭。
2011.2 版的 IUCN瀕危物種紅皮書概況: 總評估物種數:61,914 滅絕(EX) = 801 野外滅絕(EW)= 64 極危(CR) = 3,879 瀕危(EN)= 5,689 易危(VU)= 10,002 近危(NT)= 4,389 低風險/保護依賴= 257 (此一舊分類正逐漸被紅皮書淘汰) 數據缺乏(DD) = 9,709 少受關注(LC)= 27,124
近年來評估了越來越多的爬行動物,包括在非洲東南海岸外島國馬達加斯加所發現的多數爬蟲類。
這份新的紅皮書顯示,馬達加斯加有40%的陸生爬蟲類面臨威脅,其中22種被列入極危(CR)等級,包含變色龍、壁虎、石龍子和蛇,是現在保育的一個挑戰。
令人鼓舞的是,馬達加斯加新成立的保護區將有助於保育部分極危(CR)的物種,像是泰氏變色龍(Calumma tarzan),怪鼻變色龍(Calumma hafahafa)以及無足石龍子(Paracontias fasika)。 植物存續狀況 關注度有待提升
植物是人類安穩生存的基本要素,也是野生動物棲地重要的組成之一,但目前IUCN紅皮書對植物仍然關注有限。
IUCN表示,當前正在進行的工作,是增加對植物方面的知識,包括檢視所有的針葉樹種之後,發現了「令人不安」的趨勢。
中國水杉 (Glyptostrobus pensilis) 曾經遍佈中國和越南,其狀態被從瀕危(EN)被移到極危(CR)。族群量下降的主因是擴大極約化農業導致的棲地喪失,而中國似乎也已沒有野生的植株了。先前最大的族群發現於寮國,也被水電廠興建計畫的大水淹沒,而在越南的植株若能產生有用的種子,數量也非常稀少,以致於這個物種正迅速邁向野外滅絕(EW)的地步。
英國皇家植物園(邱園)保育、活體採集暨莊園管理主任安懷瑟博士(Tim Entwisle)說,「有380,000種植物被命名與描述,並且每年增加大約2,000種。在邱園,我們估計現在這些植物中有五分之一面臨滅絕的威脅,這甚至還沒有算到氣候變遷造成的影響。從植物的角度來看,我們重新校正了生命量表(Barometer of Life),」他說道,「而對真菌以及藻類來說,我們甚至還不清楚所發生的事情以及所失去的是什麼。」
研究評估了花崗岩質的塞席爾群島上主要的特有開花植物,在79個特有種中,有77%面臨了滅絕的危機。大部分的物種最近才被評估,除了一個惡名昭彰的物種──海椰子(Lodoicea maldivica),從易危(VU)名單被移至瀕危(EN)。海椰子以其可能的壯陽功效而聞名,面臨著火災與非法採集果核的威脅。其種子目前所有的採集與販受都受到高度的管控,但據信存有黑市對其果核進行交易。
IUCN紅皮書內容是與科學發現同步的。例如說,直到前一陣子人們都認為只有一種鬼蝠魟,但是新的野外觀察比較中發現,應該有兩種鬼蝠魟:珊瑚礁鬼蝠魟(Manta alfredi)以及巨鬼蝠魟(Manta birostris),現在兩種都被列入易危(VU)名單內。 鮪、旗魚不樂觀
最新一期《科學》期刊登出了評估所有鮪魚類以及旗魚類的結果,詳細結果反應在紅皮書上顯示鮪魚的狀況特別嚴重。
八種鮪魚類中,有五種在受威脅或是接近威脅的名單內,包括南方黑鮪(Thunnus maccoyii)-極危(CR)、大西洋黑鮪(T. thynnus)-瀕危(EN)、大目鮪(T. obesus)-易危(VU)、黃鰭鮪(T. albacares)-近危(NT),以及長鰭鮪(T. alalunga)-近危(NT)。
IUCN期望這些資訊能使各國政府在做出影響這些物種未來的決定以前能三思,其中許多物種都具有高度經濟價值。今年一月,一隻於日本海域捕獲的巨大黑鮪魚,在日本的全球最大批發魚市場中,以破紀錄的3249萬日幣(39.6萬美金)售出。
兩棲類在生態系統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是環境健康程度的指標,在新藥研究的領域中,有「會跳的藥」之稱。兩棲類是受威脅物種中最嚴重的種類之一,受到IUCN嚴密監控,有26種最近發現的兩棲類被加入紅皮書中。 箭毒蛙受威脅 台灣還在賣
一種名為 Blessed Poison Frog 的箭毒蛙(Ranitomeya benedicta),目前名列易危(VU)名單中,另一種名為 Summers' Poison Frog 的箭毒蛙(Ranitomeya summersi)則被列在瀕危(EN)名單之內。這兩種都面臨棲地喪失以及國際寵物市場交易的威脅。(譯者按:兩者在台灣寵物市場中的名稱分別為「蠟筆小新」以及「寬帶皇冠箭毒蛙」)
「IUCN紅皮書和生物多樣性健康指標同樣具有關鍵意義,特別是在決定保育需要、以及在政治與立法上提出必要的變動以促進保育工作進行,」IUCN全球物種計畫副主任尚克里斯多‧維耶(Jean-Christophe Vie)如此表示。
史都華說,「人類是地球的管家,我們有責任保護與我們共享環境的物種。」倫敦動物學會保育計畫主持人貝利(Jonathan Baillie)教授說,「我認為人類社會現在有能力扭轉物種衰退的問題。基本上,如果要避免迫在眉睫的滅絕危機,我們的價值觀必須要改變。」 Taxol Chemotherapy Tree Now Endangered, Black Rhino Extinct GLAND, Switzerland, November 10, 2011 (ENS)
作者: 莫聞 | 環境資訊中心 – 2011年11月14日 下午12:13
兩種箭毒蛙受威脅 台灣寵物市場還在賣 摘譯自2011年11月10日ENS瑞士,格蘭報導;段譽豪編譯;蔡麗伶審校
世界自然保育聯盟(IUCN)10日發表了最新版本的瀕危物種紅皮書(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並表示雖然保育工作已做出努力,但是全世界仍有四分之一的哺乳動物正處在滅絕風險之下。根據這份清單,一個犀牛類的亞種已經滅絕,而其他的亞種則在滅絕的邊緣搖搖欲墜。
植物也正在逐漸消失。西喜馬拉雅紅豆杉(Taxus contorta)是用來生產化療藥物的,由於為了藥用、燃料以及飼料等用途過度開採,而被由易危(VU)重新分類到瀕危(EN)。IUCN表示,下降仍在持續中而且許多地區是無法復原的。
「此次更新提供了全球物種正反兩面的消息,」IUCN全球物種計畫主任珍‧斯麥特(Jane Smart)說,「如果時間允許,我們有足夠的知識進行保育工作,但沒有結合了資源與努力的目標下強力的政治意識,自然的奇觀以及所提供的一切將永遠喪失。」
重新評估了幾個犀牛物種後顯示,西非的西部黑犀牛(Diceros bicornis longipes)已正式宣告滅絕。這種犀牛曾經遍佈非洲大草原中西部,現在已被盜獵者所滅絕。
白犀牛一個位於中非的亞種「北方白犀牛」(Ceratotherium simum cottoni)正在滅絕的邊緣搖搖欲墜,目前被列為野外滅絕(EW)。
IUCN 物種存續委員會主席賽門‧史都華(Simon Stuart)說,「以西方黑犀牛與北方白犀牛來說,如果建議的保育措施有實行,結果會非常不同。現在必須加強這些措施,特別是棲地管理,以提高繁殖率,以免其他的犀牛也一一滅絕。」
爪哇犀牛(Rhinoceros sondaicus)則正為生存背水一戰,其中一個亞種 Rhinoceros sondaicus annasmiticus 的最後一隻個體可能已於2010年在越南死在盜獵者的槍下。
爪哇犀牛尚未滅絕,但是已經縮小成印尼爪哇島上的一個單一族群。犀牛棲地保育工作缺乏政治上信念與支持、國際組織犯罪集團鎖定犀牛為目標,以及對犀牛角的非法需求是犀牛目前面臨的主要威脅。
普氏野馬(Equus ferus)則是另一個成功的例子,其狀態由極危(CR)調整成瀕危(EN)。牠原本在1996年被列入野外滅絕(EW),但圈養計畫以及成功的野放計畫使其目前族群量估計超過300頭。
2011.2 版的 IUCN瀕危物種紅皮書概況: 總評估物種數:61,914 滅絕(EX) = 801 野外滅絕(EW)= 64 極危(CR) = 3,879 瀕危(EN)= 5,689 易危(VU)= 10,002 近危(NT)= 4,389 低風險/保護依賴= 257 (此一舊分類正逐漸被紅皮書淘汰) 數據缺乏(DD) = 9,709 少受關注(LC)= 27,124
近年來評估了越來越多的爬行動物,包括在非洲東南海岸外島國馬達加斯加所發現的多數爬蟲類。
這份新的紅皮書顯示,馬達加斯加有40%的陸生爬蟲類面臨威脅,其中22種被列入極危(CR)等級,包含變色龍、壁虎、石龍子和蛇,是現在保育的一個挑戰。
令人鼓舞的是,馬達加斯加新成立的保護區將有助於保育部分極危(CR)的物種,像是泰氏變色龍(Calumma tarzan),怪鼻變色龍(Calumma hafahafa)以及無足石龍子(Paracontias fasika)。 植物存續狀況 關注度有待提升
植物是人類安穩生存的基本要素,也是野生動物棲地重要的組成之一,但目前IUCN紅皮書對植物仍然關注有限。
IUCN表示,當前正在進行的工作,是增加對植物方面的知識,包括檢視所有的針葉樹種之後,發現了「令人不安」的趨勢。
中國水杉 (Glyptostrobus pensilis) 曾經遍佈中國和越南,其狀態被從瀕危(EN)被移到極危(CR)。族群量下降的主因是擴大極約化農業導致的棲地喪失,而中國似乎也已沒有野生的植株了。先前最大的族群發現於寮國,也被水電廠興建計畫的大水淹沒,而在越南的植株若能產生有用的種子,數量也非常稀少,以致於這個物種正迅速邁向野外滅絕(EW)的地步。
英國皇家植物園(邱園)保育、活體採集暨莊園管理主任安懷瑟博士(Tim Entwisle)說,「有380,000種植物被命名與描述,並且每年增加大約2,000種。在邱園,我們估計現在這些植物中有五分之一面臨滅絕的威脅,這甚至還沒有算到氣候變遷造成的影響。從植物的角度來看,我們重新校正了生命量表(Barometer of Life),」他說道,「而對真菌以及藻類來說,我們甚至還不清楚所發生的事情以及所失去的是什麼。」
研究評估了花崗岩質的塞席爾群島上主要的特有開花植物,在79個特有種中,有77%面臨了滅絕的危機。大部分的物種最近才被評估,除了一個惡名昭彰的物種──海椰子(Lodoicea maldivica),從易危(VU)名單被移至瀕危(EN)。海椰子以其可能的壯陽功效而聞名,面臨著火災與非法採集果核的威脅。其種子目前所有的採集與販受都受到高度的管控,但據信存有黑市對其果核進行交易。
IUCN紅皮書內容是與科學發現同步的。例如說,直到前一陣子人們都認為只有一種鬼蝠魟,但是新的野外觀察比較中發現,應該有兩種鬼蝠魟:珊瑚礁鬼蝠魟(Manta alfredi)以及巨鬼蝠魟(Manta birostris),現在兩種都被列入易危(VU)名單內。 鮪、旗魚不樂觀
最新一期《科學》期刊登出了評估所有鮪魚類以及旗魚類的結果,詳細結果反應在紅皮書上顯示鮪魚的狀況特別嚴重。
八種鮪魚類中,有五種在受威脅或是接近威脅的名單內,包括南方黑鮪(Thunnus maccoyii)-極危(CR)、大西洋黑鮪(T. thynnus)-瀕危(EN)、大目鮪(T. obesus)-易危(VU)、黃鰭鮪(T. albacares)-近危(NT),以及長鰭鮪(T. alalunga)-近危(NT)。
IUCN期望這些資訊能使各國政府在做出影響這些物種未來的決定以前能三思,其中許多物種都具有高度經濟價值。今年一月,一隻於日本海域捕獲的巨大黑鮪魚,在日本的全球最大批發魚市場中,以破紀錄的3249萬日幣(39.6萬美金)售出。
兩棲類在生態系統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是環境健康程度的指標,在新藥研究的領域中,有「會跳的藥」之稱。兩棲類是受威脅物種中最嚴重的種類之一,受到IUCN嚴密監控,有26種最近發現的兩棲類被加入紅皮書中。 箭毒蛙受威脅 台灣還在賣
一種名為 Blessed Poison Frog 的箭毒蛙(Ranitomeya benedicta),目前名列易危(VU)名單中,另一種名為 Summers' Poison Frog 的箭毒蛙(Ranitomeya summersi)則被列在瀕危(EN)名單之內。這兩種都面臨棲地喪失以及國際寵物市場交易的威脅。(譯者按:兩者在台灣寵物市場中的名稱分別為「蠟筆小新」以及「寬帶皇冠箭毒蛙」)
「IUCN紅皮書和生物多樣性健康指標同樣具有關鍵意義,特別是在決定保育需要、以及在政治與立法上提出必要的變動以促進保育工作進行,」IUCN全球物種計畫副主任尚克里斯多‧維耶(Jean-Christophe Vie)如此表示。
史都華說,「人類是地球的管家,我們有責任保護與我們共享環境的物種。」倫敦動物學會保育計畫主持人貝利(Jonathan Baillie)教授說,「我認為人類社會現在有能力扭轉物種衰退的問題。基本上,如果要避免迫在眉睫的滅絕危機,我們的價值觀必須要改變。」 Taxol Chemotherapy Tree Now Endangered, Black Rhino Extinct GLAND, Switzerland, November 10, 2011 (ENS)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