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IPCC:暖化現象 逾九成是人為
時報 更新日期:2007/10/13 10:08 記者:【閻紀宇/特稿】

人類活動(尤其是溫室氣體排放)對於全球氣候變化的負面影響,在一九八○年代之前還只是學術界饒富興味的假設。但是隨著全球暖化的趨勢徵兆日趨明顯,危機處理成為刻不容緩的議題,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也在一九八八年應運而生。

IPCC是由世界氣象組織(WMO)與聯合國環境署(UNEP)共同成立,宗旨是「對全球氣候變化相關的科學、技術與社會經濟訊息,進行全面、客觀、公開而透明的評估。」這些評估來自世界各國專家的專業成果,力求平衡反映地區特有觀點,因此IPCC歷來的研究成果與出版品,已經成為全球氣候變化議題的權威參考資料。

IPCC總部位於瑞士日內瓦,現任主席是印度籍的帕喬瑞博士。是聯合國轄下機構,由各國政府派遣代表參與決策,每年至少召開一次全會。此外設有專門委員會。

在實際運作上,IPCC的核心是三個工作組與一個「國家溫室氣體清單專題組」。三個工作組分別負責探討全球氣候變化的科學基礎、造成的影響傷害與如何調適,以及如何減緩其趨勢。國家溫室氣體清單專題組的職責是研究擬訂清單的方法與準則。

IPCC的報告分為評估報告、特別報告與技術報告。最重要的是評估報告(Assessment Report,簡稱AR),代表全球各界對氣候變化的共識。從一九九○年開始,每隔五到六年出爐一次,先由三個工作組的專家就各自領域撰寫報告,再彙整出《綜合報告》。每份評估報告都附有經由全會審核通過的《決策者摘要》(Summary For Policymakers),供各國政府參考。

一九九○年的《第一次評估報告》確認氣候變化問題的科學基礎,推動聯合國制定《氣候變化綱要公約》(FCCC)。一九九五年的《第二次評估報告》為《京都議定書》的談判做出重大貢獻。二○○一年的《第三次評估報告》則全面檢討氣候變化的政策、科學與技術議題。

今年適逢《第四次評估報告》登場,又名《氣候變化二○○七》,三個工作組已分別就物理學基礎;影響、適應和脆弱性;減緩氣候變化三個領域,提出厚達數千頁的報告與《決策者摘要》。IPCC訂於今年十一月中在西班牙的瓦倫西亞舉行全會,討論壓軸的《綜合報告》。

今年已出爐的三份工作組報告指出,十八世紀中期工業革命以降的全球暖化現象,有九○%以上的可能性是由人類活動造成。全球暖化效應如無法遏阻或延緩,將導致動植物大量滅絕、氣候形態劇烈轉變、水旱災風險大幅上升、水資源日趨枯竭、饑荒與傳染病大行其道等危機。不過儘管前景如此嚴峻,但只要各國政府能夠達成共識並下定決心,人類還是有足夠的經濟能力與科學技術,來因應這場全球危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wo2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