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暖化油荒通膨 核能重回主流 應兼顧核安
中央社 更新日期:"2008/07/13 10:14"

-世紀危機專題報導系列之七(中央社記者何宏儒台北十三日電)人類使用石油燃料,造成全球暖化、油價飆漲,研發生質能,卻反而加速全球通膨,重啟核能應用再度成為國際主流。反核環保人士認為,這是最昂貴的減碳方式。科學家主張,現今科技可做好核能安全控管、核廢料處置也不會影響人類生活圈,最重要的是核能有助減緩通膨、暖化與油荒。

核能號稱潔淨能源,但過去50年來,爭議不曾間斷;其中,核能安全、核廢料處理,最受到反核人士質疑。

「國際擁核、反核趨勢發展就像一個鐘擺。」國立清華大學工程與系統科學系主任李敏說,過去50年來,外在環境和偶發事件直接牽動國際間對核電的態度。

在1950年代,人類發現其用處後,核能即成為煤和天然氣最有效替代品,被視為人類最偉大發明。

但受前蘇聯車諾比核電廠核外洩事件影響,許多歐洲國家過去20年相繼決定禁止或限制核電廠設立,國際社會對核能態度,也漸向鐘擺另一端擺盪。

然而,在油價高漲趨勢下,歐洲反核意識逐漸轉變,李敏說,「現在鐘擺又轉向擁核方向擺過來!」

他認為,就如同其他能源一樣,使用核能也會對環境造成影響;但相較化石燃料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國際社會已漸發現,「更好的選項,好像看不到」。

李敏指出,就「供應穩定度」、「價格穩定度」2大能源需求特質言,核能發電趨勢將無法被排除。

由於燃料取得直接影響能源供應穩定度;他說,核能發電每更換一次燃料,即可使用18至24個月,運轉中的電廠更會貯放多一個週期的備料;換句話說,核電廠在3年內將無燃料需求問題。

另外,由於燃料占天然氣、燃煤發電成本分逾6成、4成,燃料的市價一旦出現波動,將立即牽動發電成本。而核能發電的燃料成本僅占16%,相較其他發電方式,核能發電的成本穩定度高許多。

不過,台灣環境保護聯盟會長、國立台灣大學大氣系教授徐光蓉表示,核能電廠停機時,需由備用燃煤電廠繼續供電,且燃煤電廠備載須與核電廠相當。她強調,興建核電廠並不能減少二氧化碳排放。

她舉日本東京電力公司柏崎刈羽核電廠停機為例指出,因新潟縣中越外海去年7月間發生大地震,震出該電廠許多問題,至今已停止運轉逾10個月。她說,一旦過度依賴核電廠,而無備載容量的話,「那不是完蛋了」?

她指出,終1座核電廠生命週期,每發1度電,CO2平均排放量為天然氣發電的40%至50%;但她質疑,「蓋這麼大的電廠,要用掉多少水泥,你知道嗎?」她認為,若將核電廠建廠到營運期間所耗用的其也資源統統計算進去,則核能發電其實是最昂貴的減碳方式!

不過,李敏對此認為「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他反問,過去大規模使用化石燃料時,怎未思索CO2排放問題?他並認為,現在若將溫室效應和核廢料處置問題放到天秤兩端,「孰輕孰重十分清楚」。

至於核廢料處理,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核能研究所副所長楊清田指出,國際間使用核能的30、40個國家,以南韓、台灣對於低放射性廢棄物最終處置場址的選定爭議較大;惟南韓已在4年前完成選址。

他認為,即使未使用核電的國家,也難避免不將核能用於醫學和工業用途。透過適當場址選定、工程設計,以及固化、減容技術的發展,他認為,處理低放射性廢棄物的現有技術已相當完整。

他進一步表示,低放射性廢棄物最終處置場址係以使用數百年、上千年為設計標準;高放射性廢棄物(用過核燃料)最終處置場址的選定規範更嚴謹,係以使用萬年為標準。目前僅芬蘭已公布高放射性廢棄物最終場址,美國於2008年6月開始進行場址審查;瑞士、瑞典、法國則對試驗廠已有完整規劃。

他強調,任何相關設施,依廠址特性,經最保守假定分析設計興建後,將可確保輻射源不影響人類生活圈。

原能會前主委蘇憲章表示,燃煤發電每度電力平均排碳900至1000公克、燃氣約500公克;核能發電則僅20至30公克。他強調,二氧化碳排放量低,同為各國考量重啟核能發電時的重要誘因。

隨油價飆漲,核能發電已再度成為部分國家的選項;其中,對核能態度最驚人的轉變,莫過於義大利。該國政府於今年5月間宣布,計畫在5年內恢復核能電廠興建。這是義國在20年前以公民投票決定停止興建核能電廠後,首度改弦易轍!

義國核能政策出現一百八十度轉變,突顯高油價,以及化石燃料導致溫室效應雙重威脅下,其原積極反核態度已出現轉變。

據統計,世界上共有31個國家、439部核能機組正在運轉、29部施工興建。美國是世界上擁有核能發電機組最多的國家,目前計104部機組;法國是核能發電比例最高國家,達78.1%。另外,逾9成能源仰賴進口的日本,現有核能發電機組數計55部,為亞洲之冠。

2008年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統計資料,俄羅斯、南韓、英國、加拿大、德國等國家,核能發電機組數分別為32、20、19、18、17部。台灣目前有6部機組運轉,另核四廠2部機組興建中,預定分別於2009、2010年商轉。

國際油價已衝破每桶 140美元歷史價位,部分分析師更認為,「每桶 200美元指日可待」。也許有人以騎腳踏車或走路取代耗用化石燃料,但若經濟發展為必要選項,那麼降低 CO2排放量雖屬必要,降低發電量則萬萬不可!

隨著油價高不可攀,民眾惶恐憤怒,甚至可能加速全球通膨,或引發經濟衰退之際,在「兩害相權取其輕」前提下,也許核能現今是「必要之惡」,但確實有必要兼顧核能安全控管、核廢料處置等重要層面。97071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wo2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