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暖化 要到中國去買CO2排放權?
中時電子報 更新日期:2007/05/15 04:39 記者: 郭崇倫

今年開始,各國政府不約而同有個新政策目標,開始加速競爭:法國新總統薩科奇將環境、永續發展、交通三個部會,合併為超級部,由前總理居沛擔任超級部長;英國首相繼任者布朗出手的第一個政策,就是要興建總共可容納十萬人的五個環保城,反對黨也不得不贊成;對環保瘋狂的德國人,七月要召開第三屆「環保高峰會」,明定國家總目標是二○二○年二氧化碳減量百分之四十。

因為根據京都議定書規定,從二○○八年到二○一二年,已開發國家的二氧化碳排放指標平均要減少百分之五點二,歐盟還進一步將排放指標分配給各成員國,今年開始就進入準備期。

世界輿論的眾矢之的,是拒絕簽署京都議定書的最大污染國─美國,但只要遭遇到責難,美國就轉頭指責中國,聲稱只要中國不減,美國就不須要減,事實上,中國排放量正與日俱增,據估計,今年就會超過美國,趨勢不變的話,未來的廿五年內,中國排放量會超過所有已發展國家總合,屆時中國會成為最大的污染國。

像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京都議定書沒有限制排放,當時曾有過激烈討論,發展中國家認為暖化效應,多半是過去已發展國家的污染累積,現在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又多以高污染、高耗能工業為主,替已發展國家充當製造工廠,要限制排放是不合理的。

對發展中國家,是採取鼓勵減排的方式,凡是已發展國家投資減少二氧化碳產生的設備在發展中國家,經過聯合國認可註冊,都可以用來抵銷該公司在歐美地區的排放量,甚至還可以賣給排放額度不夠的國家或公司,而配額不夠用的國家,只有花錢買排放量,所以產生了二氧化碳排放權交易的概念,這也就是京都議定書裡所謂「清潔發展機制」(CDM 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

以一個垃圾場為例,如果經過投資,將其產生的甲烷轉為清潔發電,未來五年內,可以減少排入大氣中的二氧化碳達五百萬噸,以目前每噸二氧化碳當量的CDM交易價格十點七美元,總價可以賣到五千三百多萬美元。

南韓是最懂得鑽這個漏洞的,它除了以開發中國家身分簽署議定書,不受排放限制之外,還大力發展減排產業,去年十二月就啟用全球最大的垃圾發電廠,明年十一月,全球最大,發電量二萬瓩的太陽能發電廠也要運轉,其中的賺錢秘訣就是可以儲存下「排放權」,拿到市場上交易。

要交易排放權,不是說我有多少就是多少的,必須要經過各國政府批准,聯合國許可註冊,還要經常接受查核,防止造假,這不是每個發展中國家做得了的,現在的國際綠化投資的寵兒是中國,經政府批准的項目已經有三百個,卅七個獲得註冊,多半是風力發電、甲烷回收發電、工業餘熱利用。

目前全世界已註冊與尚未註冊的項目總量只有十八億噸,要達到二○一二年溫室目標,一般估計已發展國家至少還要從發展中國家購買廿五億噸。因此排放權交易,正在飛躍成長,從二○○二年的一億,到二○○五年的十一億,到去年的四十八億美元。但是國際上環保人士抱怨分配不公,中國分得了卅億,其他第三世界國家不僅吃不到肉,連湯都喝不到一口,所有非洲國家,去年僅有一億五百萬美元。

中國政府強調,買賣二氧化碳的錢,不會被貪污或浪費掉,成立的「清潔發展機制基金」是獨立於政府預算之外;CDM執行秘書也強調,他們著重的是有多少二氧化碳可減排,按國家或區域來分配買賣排放權的錢,是沒意義的。

目前全球僅有歐洲、澳洲、與芝加哥有排放權交易,中國污染得多,但提供的碳排量也多,佔全世界的三分之一,所以正考慮要設立「北京二氧化碳排放權交易所」;以台灣排放量是全球成長率四倍的速度來估計,也許將來有一天,我們要到中國去買二氧化碳排放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wo2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